G317川藏北线骑行波尔攻略2024版

2024-05-30 2,135 0

get

(更新日期:2024.5.12)

UCC波尔自行车店

(成都武侯区晋阳巷1号8栋附4号)

长按二维码加微信:波尔兄弟

get-2

重要声明:

1.此攻略仅供参考,特别是里程数据。请在参考攻略的同时,走出你自己的川藏!
2.每一版攻略都在强调安全问题!下坡时速不超过40km!靠右!注意避让大货车!

波尔兄弟,被自行车友戏称为“川藏线上的一拓屎”。

2008年在网络上发布《川藏骑行波尔攻略》。每年更新,至今16年……

前言

为什么要骑北线?
因为你会走过:
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的领地;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卡若遗址;
十八军解放西藏的昌都战役发生地......
你,会遇到更少的旅行者。

概述及海拔里程图

国道317,这条寂寞的路线,是当年解放军进藏的线路。现在的国道317线总长3200公里,东起四川成都市,途经西藏那曲市,西止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是西藏通往川渝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昌都、那曲和阿里三地的咽喉要道。

317国道“成都-那曲”段常被广大驴友称为“川藏大北线”。从成都出发,经都江堰,在映秀镇沿四川省道303往西,穿过卧龙自然保护区,翻越终年云雾缭绕的巴郎山,经小金县,抵丹巴,经道孚,到达炉霍。再沿国道317继续往西,经甘孜、德格,过金沙江大桥入藏,再经江达、昌都、类乌齐、丁青、巴青、索县,在那曲与青藏线(国道109)汇合。我们一般经当雄到达拉萨。“大北线”全程2412km左右。相对南线而言,所过地区多为牧区,海拔基本都在3000米以上。人口稀少,景色更为原始壮丽。沿途高原草垫、湖泊、雪山、温泉、森林密布,是越野探险者推崇的线路。

与南线新都桥至巴塘一段相比,川藏北线新都桥至德格一线,基本上是沿鲜水河、雅砻江而上,时有草场、峡谷、河水、河原等地形,不似南线那般高拔和平缓。其中丹巴是嘉绒藏族的主要分布区,塔公草原一带以风光和人文见长,道孚、炉霍等地民居冠绝康区乃至整个藏区。甘孜河谷是康区优良的农区,寺院林立。而马尼干戈、新路海、雀儿山一带自然风光优美。德格则是整个藏区的文化中心。在雀儿山隧道通车后,雀儿山仍然景色奇丽,冰峰雪山美若云中仙子。在马尼干戈,北进石渠,有康区最美的草原,如由石渠进入青海玉树州,经玛多、温泉,可直达青海。

沿川藏北线进出西藏,每年的最佳时节是5月和9月。6月、7月、8月是雨季,故要注意行程安排。

get-1

D1 成都-映秀get-4

成都交大立交桥(H512)-三道堰(H570)-唐昌镇-都江堰-青城山大桥(G317 K45 H740)漩口隧道(H1103)映秀镇(H899):84km,总85km+

新的国道317,是从成都交大路出发的蜀源大道。
一路上人来人往,车多穿行。我们会从“郫县豆瓣”闻名天下的郫都区经过,不过你并不能嗅到半点豆瓣香。


新的国道317经过成都的园林基地,所以路两边都是各种花卉树木,景致可佳。

get-3

到都江堰市时,我们在彩虹大道路口左转,途经“迎宾大道”上的“马踏飞燕”雕塑(立马滚蛋),并继续沿彩虹大道,过岷江上的外江大桥,到达都江堰城西,沿鑫玉大道开始进山。
如果你今晚停留在都江堰,可逛逛灌县古城,在南桥边上点杯夜啤酒,观宝瓶口流来的滔滔岷江水,一分为三流向成都,滋养沃土千年。
我们开始沿岷江上行。右转往北,一路缓上坡,大概20km到达漩口隧道。
经过紫坪铺水库时,可欣赏到大坝形成的湖水,也可以见到笔直的高速公路桥直通映秀。而我们却要绕一个大弯,爬一座海拔1100米的小山,到达映秀。
过友谊关隧道后远远的看到“阿坝欢迎你”的路牌,告诉你你已经在进入藏区了。这里没有一丝藏区的味道,而需要在4天后,翻过疙瘩梁子(垭口) ,到当地人称为“关外”的八美镇,才算进入藏区。
漩口隧道后开始下坡。半途可看到“漩口抗震纪念碑”。7km左右坡放完,之后6km缓上坡后到达映秀。

get-5

映秀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漩口中学地震遗址位于映秀遗址区内,周边建有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地震民居遗址、映秀小学遗址等纪念性场所。
今天完全不用担心食宿问题。

D2 映秀-邓生保护站get-6

映秀(G350 K878 H899)耿达镇(K901)卧龙镇(K924 H1930)邓生养护站(H2818):水泥路,77km,总里程:160km+

从映秀出发,两条路可达炉霍县:从西翻越巴郎山、疙瘩梁子,或者往北经马尔康市。而大部分人认为经巴郎山,风景优于途经马尔康市。
出镇往西,沿着国道315和巴朗河继续上行。此河原名皮条河,因为实在不雅,所以改名巴郎河。

get-7

今天的路是汶川大地震最后修通的公路之一。从映秀,一直到3天后的八美,雪山、森林、民居、草原,这条风景秀美的新公路,被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叫“中国熊猫大道”。——大熊猫的发现让这个小山坳蜚声海内外,继而有了卧龙镇。
原来的塌方飞石路段已经被一个个隧道所代替。我们依次要经过的隧道是:南华隧道、盘龙山隧道、银厂隧道、紫荆隧道、青冈隧道、耿达隧道。隧道有灯,但没有自行车道。全程缓上坡,所以还是有点费力噢!

get-8
get-9

隧道群后就是耿达镇。路边时不时出现的海拔牌,牌上的熊猫怪笑着提醒你:海拔在逐渐上升。到最后的邓生保护站时,不知不觉,海拔已经上升了近2000米。

D3 邓生保护站-四姑娘山镇get-10

邓生保护站(G350 K955 H2818)巴朗山隧道(K978 H3858)四姑娘山镇(H3228):水泥路,45km,总里程:205km+

今天一开始就是之字形爬坡,23km到巴朗山隧道口。如果绕道走山顶垭口的话,上下坡增加15km。
虽说是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但肯定是看不到大熊猫的。路边提示牌上怪笑的大熊猫仍然提醒你:海拔继续上升,2000米、2500米......
云雾缭绕的巴郎山,垭口海拔4481,隧道海拔3858。巴朗山和川藏线南线的二郎山一样,属于邛崃山脉的一部分。而今天要看到的四姑娘山,则是邛崃山脉的主峰。再往上说,邛崃山脉是横断山脉的一部分。翻过了巴郎山,也就从地理上进入了青藏高原。
半山腰上的贝母坪(K966 H3330)有个特产店,如果天黑的话,这里可以借宿。花岩子隧道距巴朗山隧道口大约7km,距垭口大概22km。

get-11

巴朗山隧道全长7594米,前4km平路,后4km隧道内缓下坡。靠边行驶、注意车辆、控制速度。下山途中经过猫鼻梁观景台,是四姑娘山的观景绝处。

get-12

四姑娘山镇因旅游出名。虽然这里号称有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及四姑娘山“三沟一山”,但名气最大的恐怕还是四姑娘山。镇上户外俱乐部、酒店、饭店相当多,甚至出镇的几公里范围内都有。这里的藏居也很有特点:房前屋后种有各式各样、鲜艳美丽的花。

如果走巴朗山隧道的话,你到达四姑娘山镇的时间估计较早,你也可以考虑继续前行。

get-13巴朗山顶

住宿建议:山之旅背包客栈,双碉村一组50号,0837-2791966王大嫂。

D4 四姑娘山-丹巴get-14

四姑娘山镇(H3228)达维乡小金县(H2300)半扇门镇丹巴县(G350 K1113 H1865):柏油路,110km,总里程:315km+
今日寺院:曲登沙寺、墨尔多庙。

沿沃日河顺流而下。在达维乡和日尔乡前还有一段小上坡。
我们先后经过双桥沟、夹金山路口、达维会师纪念碑、沃日土司官寨、猛固桥,最后经过一座山壁上规模不小的寺院,3小时左右到达小金县。
从文化和习俗上讲,小金县属于嘉绒藏区,这里的藏人说嘉绒藏族方言,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小金县是当年红军长征所经之地,红色景点颇多,达维乡的会师纪念碑就是其中之一。原来的碑在地震中毁掉了。现在看到的碑,是地震后重修的。

get-15

小金盛产苹果,各家的院子里都栽满了苹果树。可能是处于藏汉交接地带的原因吧,这里的房子“汉化”风格多一些,钢筋水泥再贴上些红白瓷砖,有些不伦不类。
过了日尔乡不远,国道边就是大名鼎鼎的沃日土司官寨。土司官寨远没有它的名字“沃日”出名。上午顺着骑行的沃日河也与这两个字有关,沃日河是小金川的东源,在距小金县城5km的猛固桥与其北源抚边河汇合后就摇身变作小金川。
一提到“小金川”,马上会让人联想到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小金川之役”,当时猛固桥所处的老营乡据说就是厉兵秣马屯粮之地。红军长征时,这里也是军事要塞。
小金县城的街道有一个大大的“之”字型上坡。坡顶便是会师广场。与会师广场遥相呼应的,就是对面山上那面火红的红军旗。红军懋功同乐会遗址也在这里,它的前身是个教堂。

get-16

小金藏语“赞拉”,本意为苯教里的一种凶猛的神。苯教是藏区的土生宗教,这也提示小金位于藏文化区的边缘地带。刚进县城看到的观音寺,则完全是汉地庙宇的风格。
县城里的建筑、人们的服饰、也看不出来多少藏族风格。倒是红色文化的表示颇多。
我们继续沿着小金川顺流而下。
半扇门镇前行不远,就是一个水库的大坝。

get-17

岳扎乡有一座墨尔多庙。墨尔多是嘉绒藏族传说中的英雄。头戴毡帽,身背枪剑,胯下一匹白骡子,英勇善战,多次打退入侵之敌。后来墨尔多化身为一座高山--墨尔多神山,屹立在大小金川之间。墨尔多神山是苯教的根本道场和伏藏之地,也是藏传佛教的圣山。墨尔多庙供奉了墨尔多菩萨、千手观音、玉皇大帝、女娲圣母等苯、佛、道教圣像,是典型的三教合一神庙,其建筑面积也不大。
当你终于站在丹巴大桥上时,南望大渡河,回看小金川,向北则是大金川。丹巴大桥是大小金川汇合之地。此地南通318国道的泸定,北往317国道的八美。
丹巴县仍是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县城。不过县城里的藏元素开始多了起来。城里的建筑基本依山靠大金川而建。丹巴藏语“诺米章谷”,意为“下部农区之首”。丹巴的名字来源于丹东土司、巴底土司和巴望土司。嘉绒藏区以前有十八土司。
今天晚上,你不一定能睡好。——大渡河就在窗外歌唱!

住宿建议:丹巴登巴客栈,三岔河南路94号,0836-3521528。

D5 丹巴-八美get-18

丹巴县城(G350 K1113 H1865)牦牛谷坐佛山庄(G248 K1172 H2700)疙瘩梁子(G248 K1201 H3906)惠远寺路口八美镇(G248 K1216 H3440):柏油路:85km,总里程:400km+。
今日寺院:顶果山雍忠佐钦岭寺、惠远寺。

今天丹巴到山脚的坐佛山庄41km,坐佛山庄上到山顶21km,下山23km。因为要翻越海拔3906的疙瘩梁子,所以不要掉以轻心,注意时间安排!
丹巴人泛称八美、炉霍一带为“关外”。“关”意指疙瘩梁子。以疙瘩梁子为界,东西两边的藏民族风俗差异很大:东面的藏民由于身处汉藏杂居地带,其生活方式已经非常汉化;而西面的藏民族仍保留着大部分的藏文化习惯。也就是说,只有翻过了疙瘩梁子,才算真正进入了藏区。
西行不久,我们便在绿油油的峡谷中开始穿行。19km左右,可看到“耗牛谷天然盆景”这个招牌。

get-20

过陡水岩电站后,有个路牌指示“沙冲乡27km”,提醒左拐,S弯上坡,这一带陡坡约10km长,小小考验你一下。
坐佛山庄前行2km即是顶果山雍忠佐钦岭寺路口。这是一座雍忠苯教的寺庙。而雍忠苯教则是原始苯教在面临佛教传入的强大压力下进行佛化改革而形成的。因其传统法帽为“圣尖白帽”,所以又被称为白帽苯教。
佐钦岭寺路口前行19km既是亚拉神山的入口,也是玉科草原的入口。这里新修的房子被空置着,可以露营。请权衡时间!

get-19

500米后便是二道班。二道班前行50米,会有一个观景台。我们可以远观亚拉雪山。这里距山顶还有7km,耗时2小时。请尽量不要走夜路!

get-22

此时不经意你在发现:路边的水泥护栏,居然画着五彩祥云。好吧!为我加油吧!

get-21

看到2个抽象化概念的观景台时,我们离山顶就不远了。
山顶没有海拔牌,却有个“大渡河-雅砻江”的界碑。惠远寺在垭口下坡15km右手一条岔路进去约3km。惠远寺路口到八美8km,全程下坡。
素有“莲花宝地”的八美镇,因在草原上的塔林而闻名。法源寺就在路边,没有围墙。而网上炒得很火的“异域星球”墨石公园,则在镇南侧5km的地方。

get-23墨石公园

D6 八美-道孚get-26

八美镇(H3440)色卡桥(H3400)然姑寺松林口(H3956)葛卡乡(H3340)格西乡(H3050)道孚县(H2970):水泥路:79km,总里程:480km+
今日寺院:然姑寺、灵雀寺。

出镇6km左右小下坡到色卡桥,这里有一岔路可以到色卡乡。“色卡”藏意“黄金房子”,想必此地当年定为富豪之所吧。
右转上坡2km后进入草原地区,开始小规模起伏路。沿河逆流而上,路边牛羊星罗棋布。

get-25

继续约27km到然姑寺路口。珠姆措边上的然姑寺,据说供奉着108座形为男女两两相抱的欢喜佛。但,估计没多少人真正看过。
一个小陡坡上去,就是著名的“格萨尔通”——龙灯大草原了。“格萨尔通”藏意格萨尔征战过的地方。草原坦荡辽阔,形如八宝吉祥图。
过了龙灯草原,远方公路边的白塔和风马旗,告诉我们松林口到了。

get-27

从松林口放坡下来的时候,沿着无名小河继续前行。这条河在县城注入鲜水河。鲜水河逶迤向南注入雅砻江。也就是说,过了松林口这个山口,我们就离开了大渡河流域,开始进入雅砻江流域。之后的几天,鲜水河会陪伴我们骑行,不过沿路的风景和民居很有特色,毕竟道孚的民居是天下闻名的。
“道孚”藏意马驹。这是一个位于山地和高原过度地带的小县城。灵雀寺坐落于尼措山坡下层层叠叠的居民区中间,没有特别的区分于界限。藏民族的信仰与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寺庙就在民众中,民众心在寺庙里。
县城东南河畔的“胜利塔”,据说是根据十世班禅大师的喻示修建的。高53.4米的佛塔据说是藏区第一高的佛塔。它由一座主塔和24座小佛塔组成,佛塔周围还有200多个巨大的转经筒。

住宿建议:道孚汽车站附近,碰运气。

D7 道孚-炉霍get-24

道孚县(H2970)-麻孜乡-孔色乡-仁达乡-地震纪念碑-炉霍县(G227 K1409 H3190):柏油路:70km,总里程:550km+
今日寺院:炉霍尼姑庙、寿灵寺。

我们继续沿着鲜水河逆流而上。没有大坡,都是起伏路。
鲜水河发源于青海省达日县巴颜喀喇山南麓,在炉霍县城所在地新都镇与大曲汇合后称为鲜水河。鲜水河在南边注入雅砻江。
仁达乡那家有30年历史的凉粉店。午餐就吃凉粉了。

get-28

1973年的炉霍大地震,不但炉霍县城和寿灵寺遭到毁灭,而且周边的甘孜、道孚、色达、新龙、壤塘等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炉霍大地震纪念碑亭就建在距离炉霍县城10公里左右的350国道边上,碑亭的对面就是著名的炉霍大桥,这座大桥是1973年之前建成的,它扛住了从那次大地震以后的屡次地震,巍然屹立。
告别地震纪念碑亭,再走几公里,远远的就看到了一座寺庙伫立在350国道边的小土坡上。它的金顶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耀眼。“扎嘎尼姑庵圆满法洲”,这里原来是个尼姑庙。与别处庙宇大不同的是庙里供奉了一尊阿底峡大师像。

get-29

快到炉霍时公路和左边会从草原下坡进一个峡谷,并从峡谷上行到达炉霍县城。
炉霍原名“霍尔章谷”,这里的藏人很多是蒙古人的后裔。清光绪年间,因打箭炉到“霍尔章谷”为进藏要道,取名为“炉霍”,打箭炉就是康定,民国初年设炉霍县。炉霍是康区北部的中心城镇。古时,这里是格萨尔王霍岭大战的主战场;今天,这里是350国道和317国道交汇的地方,地里位置十分重要。
炉霍的县城要比前面的县城要大得多。城市建设现代化一些,藏族元素更多一些。炉霍的藏族人口已经占到了总人口的八成以上。县城大部分建筑,或多或少都是藏式风格。
城东面山腰上的大气磅礴的寿灵寺,金色的屋顶,在阳光熠熠生辉。这座始建于公元850年的寺庙,最早也是藏区苯教的寺庙。佛教在康区传播开来之后,寿灵寺改宗藏传佛教宁玛派。十七世纪中叶改宗格鲁派,成为“霍尔十三寺”之一。从寺庙的高处俯瞰整个县城,别有一番气度。
其他地方可以逛的,可能只有霍尔广场。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中国的那烂陀寺,信仰的力量!
炉霍距离色达佛学院约132km。康定往色达的班车会经过炉霍。你也可以5-8人租面包车前往。来回包车费500-1000元/车。建议第一天从炉霍出发,约2.5小时左右到达色达佛学院。停留一晚后,第2天返回。
从炉霍到色达已经不需要再翻越老折山,而是直接走隧道(海拔4031)。

get-31

翁达镇位于由马尔康西来的国道317线与前往喇荣五明佛学院的省道交岔口,这里因为佛学院,出现了N多的宾馆与饭店。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位于洛若乡喇荣沟,沟口的住宿点和小餐馆很多。如果要去佛学院待一晚上的话,建议山顶“坛城”旁的宾馆,有多人间和标间。沟里的小饭馆一般只卖素菜。天葬还是不建议看了,太凝重,过血腥。

get-30

D8 炉霍-甘孜get-32

炉霍县(G227 K1409 H3190)-雅德乡(K1426)-朱倭镇洛戈梁子(K1481 H3962)庭卡乡(K1493)拖坝乡甘孜县(H3390):柏油路:95km,总里程:645km+
今日寺院:觉日寺、甘孜寺、那若寺、汉人寺。

从今天开始,我们告别了350国道,转入与227国道并线的317国道。227国道在洛戈梁子后与317国道分开。骑了一周317了,留意今天你会遇到第一个G317的里程牌:K690。

get-33

今天要翻越的洛戈梁子,虽然海拔不高,但是之字型弯实在太多,所以不要掉以轻心,敬请早点出发。
从炉霍县城到朱倭镇,我们基本上是沿着鲜水河的源流之一达曲河逆流而上,上下坡不少。两边的山坡上鳞次栉比的小松树,让我们看到国家几十年的封山育林已经初见成效。偶尔遇到的老路,也让你我见证了这尊基建机器的强大。
到了朱倭,就要和陪伴我们一路的达曲河说再见了。达曲河从西北方的青海而来,到这里开始与317国道会合。
过朱倭镇开始爬坡,4km左右到达充古乡,再前行不到2km,就是更知乡。过了更知乡,远远的就能望见卡萨措了。而要看到卡萨湖的全貌,则要先翻越大约3km的大胳膊肘弯。

get-34

卡萨措属于典型的高原淡水湖泊,是川藏北线上最大的水鸟栖息地。但如果是非雨季,你所看到的,很可能就只是一个小水塘。卡萨措不仅是当地著名的圣湖,连炉霍县城最好酒店的名字,都叫卡萨。卡萨错的北侧就是著名的觉日寺。觉日寺全称“觉日噶丹协召彭吉林该寺”,由土蕃七大译师之一的觉日•洛益江村于公元775年创建。清顺治7年由红教改为黄教,是霍尔十三大寺之一。

get-35

洛戈梁子是雅砻江与其支流鲜水河的分水岭,工卡拉山的一部分。工卡拉山在横断山系中不过是一座小山脉,位于甘孜县城的东南边。翻越洛戈梁子要翻越四五个小山梁。每个小山梁基本都是胳膊肘弯儿。虽然翻越山梁的坡度和距离越来越小,但几个小山梁叠加起来的强度确不小。
过卡萨措后我们继续胳膊弯。也不知道到底拐了多少个弯儿后,当你在路边发现洛戈梁子警务站时,我们离垭口(梁子)就不远了。
洛戈梁子就是炉霍县与甘孜县的分界,过了山口就进入了牧业地区。从甘孜开始,我们将大部分骑行在牧业地区。
过洛戈梁子山口1km左右,有条新路可以经过下雄乡,通往色达县。
我们继续沿317下行,不久就到了甘孜县的庭卡乡。而7km左右到达洛戈村,放坡路段基本就结束了。
过洛戈梁子后,约16km下坡到达拖坝乡。拖坝乡是国道227与国道317交汇的地方。国道227从四川省南边的云南香格里拉地界,经乡城、理塘、新龙、甘孜、石渠,最后到达北边的青海玉树地界。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风景线。
我们继续沿雅砻江,平路上行10km左右到达甘孜县城。

get-37

远处的山峰被云雾缠绕,跨越雅砻江水的吊桥上缠满了经幡,在夕阳的照耀下,特别宁静。雅砻江因是金沙江的最大支流而被称为小金沙江。江边的甘孜县是川藏北线上最大的县城,藏族风情浓郁。县城四周的雪山,如同莲花花瓣,解手可及。在这里做生意的四川人居多。宾馆、招待所、邮局、网吧均多。建议休整一天,理理头绪。
甘孜寺于清康熙元年(1662),由五世达赖派其弟子霍尔曲吉•昂翁彭措所建,是“霍尔十三寺”中最先建成的一座,全称为“甘孜扎西萝卜楞寺”,藏意洁白美丽。寺庙位于县城的北面,从最高处可以俯瞰整个甘孜县城。
汉人寺在城中心,规模不大。一座新建的殿,另一座年代久远的就是勇保护法殿了。据说,该寺是萨迦八思巴于1274年为忽必烈修建的,是县城里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D9 甘孜-马尼干戈get-36

甘孜县(G317 K697 H3390)-卡攻乡(K727)格萨尔机场垭口(K754 H4022)错阿乡马尼干戈镇(K794 H3880):柏油路,92km,总里程:740km+
今日寺院:白利寺、大金寺、腰日寺、拉加寺。

流经甘孜的雅砻江,应该用恬静来形容。
甘孜到马尼干戈前35km为起伏路面,之后开始爬坡,垭口大概在50km处,下坡十几公里后,还有几段大幅度的上下坡。
从宗教上来说,甘孜县可以称得上是宗教大县了。全县有藏传佛教各教派和苯教寺庙40多座,除了前面提到的甘孜寺和汉人寺,以及城边的那若寺外,我们今天沿着雅砻江前行,还会经过霍尔十三寺的生康乡白利寺和卡攻乡绒坝岔大金寺。
绒坝岔草原在康北地区虽然名不见经传,但绒坝岔确是藏区著名的“走马之乡”,据说绒坝岔马的祖先是格萨尔王的战马,近年来在玉树赛马节和那曲赛马节中常常大显身手。
出发约10km的G317 K711,你很可能会遇到一位白发的修行者。据说他在这山坡上转经打座已经20多年了。

get-38

过贡隆乡后不久,我们将与雅砻江分开。雅砻江向西北,我们继续向西。
当我们看到卡攻乡路牌的时候,顺着路牌望去,一座宏伟的寺庙屹立路旁,这就是大金寺了。从317国道赶往到大金寺可能也就一百米的距离,过了巨大的转经筒,就看到到了寺庙的山门。
过卡攻乡后大概三四公里左右,我们开始爬山。格萨尔王机场垭口,从地理上说应该介于工卡拉山与沙鲁里山系之间的过度地带,工卡拉山前面已经提过,其洛戈梁子是雅砻江与其支流鲜水河的分水岭;而沙鲁里山的这个垭口则是雅砻江与金沙江的分水岭。

get-40

今天上坡不明显,下坡也不大显露。过来马乡后,坡度开始明显。垭口除了左侧的一簇经幡外,别无它物。正如上坡不太明显一样,下坡的坡度也不显露。
过垭口后我们即进入了德格县境内。下坡9km到底后,我们沿着国道,起伏着继续上行。
错阿乡6km后对面山上巨大的经幡和佛塔提醒我们,到了错阿乡。国道在错阿乡街头向左做了一个半圆的弯,小爬上坡后,继续西行。这样的长缓坡加起伏路,一直持续到马尼干戈。

get-39

“玛尼干戈,年保玉则,散落的名字美得像流淌的河......”,扎西顿珠在《康藏路》里这样唱着。
马尼干戈藏意“堆积了玛尼石、飘扬着风马旗的地方”。这座神秘而凄美的西部小镇,是远古的一个驿站,翻越雀儿的必经之地。长发墨镜,藏袍上别着藏刀的霍尔汉子,载着包裹得只露出两只黑眼睛的霍尔姑娘,伴着音箱里的藏歌,在摩托车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呼啸而去......
如果时间不急的话,可以在马尼干戈停留一下。这里往西至青海方向,即是格萨尔王的故乡阿须草原。腰日寺和拉加寺这两座宁玛派的丛林,也在附近。

D10 马尼干戈-德格get-41

马尼干戈(K794 H3880)新路海(K808 H4040)雀儿山隧道(K826 H4212)门查寺(K846)柯洛洞乡(K861)德格县(G215 K2274 H3264):柏油路:91km,总里程:830km+
今日寺院:门查寺、柯多寺、更庆寺、德格印经院。

在措曲河的陪伴下,我们继续西行。经过反反复复的上坡下坡,远远的,望见国道尽头巍峨耸立着一座白雪皑皑的山峰。——那是海拔6168的绒麦昂扎,雀儿山的最高峰。

get-42

1951年,解放军第18路军的官兵,以简陋的工具和血肉之躯,历半年时间,建成了闻名于世的雀儿山公路。雀儿山山高路险、冰峰林立,是川藏公路第一高,有“冬过雀儿山,如闯鬼门关”的说法。
在藏区,大多数的地名都是从藏语音译而成。而新路海是个例外。据说当年川藏公路的筑路大军在不经意之间,发现了路边的这个海子,取名“新路海”。——新路!到今天,我们还能够体会到革命先辈,为解放西藏、带领藏族农奴越过奴隶社会,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的良苦用心。

get-43

新路海因雀儿山的冰碛阻塞河谷而形成。如果天气好的话,湖水绿得像一块碧玉镶嵌在雪山之下,异常美丽。路边就有观景台。也有游客放飞了无人机近距离观看。蓝天白云下、雪峰皑皑、青山融融、绿草茵茵、波光粼粼。夏秋季节,山花烂漫,争芳斗艳,真可谓世间仙境。湖边浸泡着刻满巨大经文的玛尼石,无处不给人身在佛国净土的感觉。
雀儿山隧道全长7079m。它的贯通让翻越雀儿山不再是难事。

get-44

不要拿生命开玩笑走老路!因为山顶的路早已废弃。2021年4月,还发生过自行车友冒险走老路,最后警察半夜找回的事情。该骂!
翻过雀儿山,我们就告别了雅砻江流域,进入金沙江流域。诸多溪流汇聚而成的色曲河将陪伴我们到德格县城,明天还会送我们到金沙江边。隧道西麓下行5km进入西坡河谷地带。再7km左右到达门查寺。之后我们40km左右缓下坡到达德格。
过了柯洛洞乡后,开始在一段很窄的山谷里穿行。色曲河继续在我们脚畔滚滚流淌,高高的山岭黑黢黢的位列两旁,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庆幸的是,这段路只有几公里,很快就就结束了。

get-45

国道317在“柯洛洞乡-金沙江”段,与国道215重合。国道215是一条新兴的国道,在2030年前,两侧将延伸至甘肃马鬃山和云南宁洱。
今天天黑之前可以到达德格。注意德格隧道是过境隧道噢!我们左拐不走隧道,进县城。
德格印经院藏语“巴宫”。她不仅是印经院,也是图书馆和阅览室。德格印经院历史上就是更庆寺的一部分。从第一代德格土司兴建“汤甲经堂”开始,历代土司不断改建扩建,到第八代土司根嘎彭措时,终于建成规模庞大的更庆寺。到第十二代土司登巴泽仁时,更是费时十数年,兴建了规模庞大的德格印经院,交予更庆寺管理。

D11 德格-江达get-46

德格县(G215 K2274 H3264)龚垭乡(G215 K2288 H3138)金沙江(H3045)岗托镇(G317 K921 H3336)矮拉山隧道(K934 H3970)瓦拉寺(K949 H3352)同普乡(K957 H3245)江达县(K976 H3549):柏油路:93km,总里程:925km+
今日寺院:龚垭寺、瓦拉寺。

到了德格,我们离西藏就很近了。
沿着色曲起伏着下行,13km左右经过龚垭乡。这里是当年德格土司家族居住的地方。龚垭寺据说由格萨尔王的长兄甲察创建。最早寺院继承的是宁玛派教法。此后直贡派晓坝仁波切的兄弟坝贝祥秋林巴扩建了该寺,自此,寺院就一直传承供修祖婆空行五姐妹。之后,萨迦派教法兴盛之极,遍布全藏,萨迦派的僧使仲•多杰坚赞又把寺改为传承萨迦教法的寺院。现在的龚垭寺就建于甲察城堡遗址之上。
快到金沙江边的岗托隧道时,不走隧道,沿色曲河边废弃的公路走到与金沙江的交汇处,两个红色大字“西藏”赫然呈现在我们眼前。阳光下,鲜艳夺目、熠熠生辉。解放军就是从这里渡江的。
1950年10月6日凌晨,在川藏两地藏族群众的全力支援下,解放军在德格县色曲河与金沙江汇合处东侧集结,向依靠在阿里松钦山头的藏军发起进攻。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但战士们还是不顾生死,强行渡过了金沙江,登岸抢占了滩头。藏军不敌,最终向村后大山溃逃。渡江后,战士们用军刀在江边的石山上刻了“西藏”两个大字。巍峨的郎绕神山依然耸立,奔腾的金沙江涛声依旧。“西藏”!这永久的历史见证!

get-49

沿江向下走1km左右,就到了金沙江大桥。这座大桥是新建的,在其上游几十米,就是1974年建成通车的老“岗托大桥”。我们先后在桥东西两侧检查站登记身份证后,开始了我们真正意义上的西藏之旅。
从金沙江畔到岗托镇是9km的峡谷,基本是坡度不小的上坡,中间还有一段两公里左右的“之”字弯儿。虽说海拔起伏不大,但并不轻松。四川境内的国道路好且直,限速60;金沙江后后西藏国道,路烂弯多,限速40居多。
岗托镇最早是岗托村。当年,那些行走在茶马古道上,从云南、四川出发,携带着茶叶和盐巴的商人,过了金沙江,来到矮拉山脚下,首先在这里住上一宿,第二天再翻越矮拉山,所以岗托也算是茶马古道上的名村了。岗托藏意“人口集中之地”。
1950年代,十八军从岗托村渡过金沙江。这里也就升起了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十八军进入岗托后,边推进边筑路,所修的道路也就是今天的国道317。
矮拉山藏意“枕头一样的山”。过小镇后开始爬山。隧道在13km处,,而废弃的垭口观景台在25km之处。

get-47

矮拉山的路基本是这样的:先是一段长长的缓坡,然后较短一段“之”字回头急上坡,之后又是长缓坡,之后又是“之”字回头急上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6道班。

get-48

16道班是矮拉山隧道的东出口。隧道全长4800米。
下山的路“之”字弯也较多,请注意控制速度。当你看到路边牧羊人搭的简陋石头屋时,你就会感叹羊肉为什么那么贵了。下山不久见到一条小溪,它会在瓦拉寺门口汇入多曲(瓦拉河),陪伴我们一直到同普乡。瓦拉寺和同普乡都有住宿。

get-50

隧道西出口10km到瓦拉寺,继续南行8km到同普乡。之后,原来的顺溜下坡路,就变成了逆流上坡。同普乡到江达县城还有将近22km的缓上坡。

萨迦瓦拉寺
萨迦瓦拉寺是由川入藏的第一座大寺。比较奇特的是,它所在的山谷附近,只有一个人口极少的瓦拉村,走出很远不见人烟,仿佛“聊斋”里某位狐仙在山谷幻化而成。萨迦瓦拉寺并非只有一座寺庙,它实际上分为三部分:一是河边的瓦拉寺,二是附近德钦山上的“瓦拉德钦寺”(那里原是一个闭关修行的地方),第三就是瓦拉寺附近新建的“瓦拉五明佛学院”。由川入藏的客旅行商,在翻过荒凉难行的矮拉山之后,触目见过这一片如此庞大的建筑群,自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瓦拉寺是萨迦派主要寺院之一,该寺的瓦拉五明佛学院是藏传佛教萨迦派国内最大的五明佛学院。瓦拉德钦寺是民国年间瓦拉寺一个著名的修行尊者“当曲登巴”所建的闭关寺院。尊者在此成就了许多弟子,并组织三百多位刻经工匠经三十余年雕刻,完成了全套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及各传承修法的木刻版。该寺依山而建,寺旁绝壁上还修有数十个碉堡式的小房,是僧人们闭关修行之所。闭关期间,修行者独自住在小房内,只喝水、吃少量食物,整日打坐悟经,一般2-4年方可修成出关。瓦拉寺大多数僧人都已闭关修行五年以上。
同普乡位于穿江达镇而过的北曲与瓦拉河(多曲)交汇处。多曲向下叫藏曲,注入金沙江。我们在G318上一般要么逆流而上,要么顺流而下,很难得今天这样,依多曲顺流而下后,在同普乡转道向西,依北曲逆流而上。
同普乡是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我们在矮拉山顶遇到大雨,淋到瓦拉寺。在寺边的悬崖下躲了一会儿雨,溜到同普乡。又冷又饿时,在同普的饭馆一人吃了一碗面,湿淋淋的趴在餐桌上居然睡着了,隔壁桌兵哥哥喝酒划拳都没察觉到......
江达县是川藏北线进入西藏后的第一个县城。如果说昌都是西藏东大门的话,那么江达则是东大门的东大门了。

D12 江达-玉龙铜业get-51

江达县(K976 H3549)卡贡乡(K991)雪集拉山(K1019 H4240)青泥洞乡(K1033 H3905)玉龙铜业(K1065 H4190):柏油路:86km,总里程:1010km+

出江达镇,逆北曲而上,一路平整。沿途都是牧区,牛羊就在路边吃草,近处蓝天白云,远处雪山草地。不知不觉中,有没有发觉路边的泥土慢慢变成了红色?雪集拉山与川藏南线的宗巴拉山、拉乌山一样,均属于芒康山脉。芒康山脉属于横断山脉的一条分支,由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唐古拉山脉延续转向而来,与伯舒拉岭、他念他翁山并行。

get-54

离县城约32km左转上山,开始绕坡。11km后是雪集拉山垭口。雪集拉山是垭口的标准配置:随风飞扬的风马旗、破旧仍醒目的海拔牌。

get-52

10km左右快到山脚时有个很大的三岔路口。这是西藏501省道路口。这条省道大部分行进在海拔4000以上的高原。经过高原上偏僻的贡觉县后,在昌都地区芒康县的加色顶村,与川藏南线会合。
我们继续3km下坡后到达青泥洞乡。这里也是两溪汇合之地,可以吃饭、住宿。这里有个著名的曲尼多温泉,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具体在哪个位置。
从青尼洞乡出来后,顺流而下2km又到达一个两溪交汇之处,我们右转,改由逆流而上,大概29km缓上坡,到达宋拉夷山脚下的玉龙镇。

get-53

玉龙镇这一带不怎么看到牦牛,一种黑颈灰白身毛纹的绵羊却是常见。
玉龙镇早在1966年就发现了国内储量前列的铜矿,但直到2000年前后才开始投入开发。资本的力量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不毛之地,摇身一变,成了宋拉夷山下的繁华小镇。连昌都、那曲这样的大城市都开通了直达玉龙的班车。各种现代化的水泥建筑在这里纷纷树立起来:餐馆、酒店、理发店、KTV、洗脚房、网吧、台球室......一应俱全。这些扑满红色灰尘的现代建筑与周围的荒凉严寒格格不入,仿佛是从内地别处复制,匆忙粘贴到此的。

D13 玉龙铜业-昌都get-55

玉龙铜业(K1065 H4190)宋拉夷山(K1074 H4481)妥坝乡(K1097 H3957)拉多乡路口(K1133)嘎日村(澜沧江边,H3372)日通乡(K1176)-如意乡-昌都市(G317 K1207 H3228):柏油路:147km,总里程:1160km+
今日寺院:昌都强巴林寺。

7km缓坡,5km陡坡后到达垭口。由于玉龙本身海拔就较高,所以今天的上坡不算太难。今天进入了317国道的精华地带:高山峡谷与杜鹃林。
宋拉夷山是江达与昌都的界山。远远的,就看到一个横跨公路的山门。横额上用汉文和藏语书写着大幅的标语:“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两边则写着“民族团结、振兴经济”之类的对联。
下坡不久还是顺沟而下。这条小沟陆续收纳了其他小溪,逐渐形成了一条名为“热曲”的小河。这条河最终在柴维乡嘎日村汇入扎曲(澜沧江)。这样的缓上缓下的下坡路,我们会一直持续到昌都。

get-56

下坡26km到达妥坝。妥坝藏意“界碑”。这里原来是妥坝县,后来县城始终没有建立起来,也就成了乡。妥坝乡和青泥洞乡一样:一条长长的街道,几家藏茶馆、饭馆和商店和宾馆。
刚出妥坝乡,公路左侧就有一条岔路,这是已经废弃的老317国道。废弃的317国道翻越达玛拉山。达玛拉山,藏意“杜鹃山”。海拔4540米的达玛拉山,除了高山杜鹃外,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恐龙化石产地。1976年,中科院的考察组在山坡上发现了极为丰富的恐龙化石。出土了如宽肋达马拉龙、扎曲澜沧江龙、大野微齿龙、昌都埃西龙、达布卡巨齿龙等巨兽的化石。很难想象,世界之巅在若干年前,生活着这些巨无霸动物。
改道后的317国道沿达玛拉峡谷穿行。路面平整,偶尔起伏,总体下坡。达玛拉山峡谷不愧于这个名字,路边的确有不少的高山杜鹃。我们沿着热曲顺流而下,经过拉多乡、柴维乡等一些村庄。这一带也是317国道的精华所在。慢慢享受吧!

get-57

过拉多乡路口后不久,道路开始变窄并逐步深入于悬崖峭壁之下。前看不到去路,后寻不见来路,抬头只能看清头顶上的缝隙。在深深的峡谷中下坡骑行,虽然避免了爬山的辛苦,但也非常惊险。如果你使用GPS导航,你会发现居然没有卫星信号。好在这峡谷腹地不是很长,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走出了达玛拉峡谷,到达嘎日村。
热曲在嘎日村注入扎曲,317国道也在这里左转向南。从嘎日村开始,我们便告别了热曲,开始沿着扎曲顺流而下,一路到达昌都。
澜沧江上源之一的扎曲是一条大河。既是大河,河谷自然比热曲河谷开阔不少。一路还是缓下坡,沿途为高原峡谷风光。
如果拖沓,到达昌都就可能天黑。下了最后一个缓坡后,我们到了横跨扎曲的昌都东大桥。这里是国道317与国道214会合之地。我们从北的317国道而来,往南为214国道通邦达、云南;往西为214国道和317国道重叠之路,在类乌齐分开G214往北通青海玉树,317往西通西藏丁青。
右转过野猪坝大桥后即看到红绿灯,左转就进入了昌都中街。
昌都自古便是藏东门户,位置险要,物产丰富。昌都也是当年金珠玛米最早解放的城市。
强巴林寺亦称昌都寺,位处老城区的最高处。站在寺院门口就可以俯瞰整个昌都城,风景甚佳。强巴林寺是格鲁派在康区创建最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寺庙。它由宗喀巴弟子麦·西饶桑布于1444年创建,因主供强巴佛(弥勒佛)而得名。

G317昌都转道G318邦达简要攻略


get-58

D1.昌都(H3239)年拉山(H3465)吉塘镇(H3234),68km,柏油路

逗留半天,补充物资,中午出发。沿扎曲而下,一路平路加缓下坡。49km后开始爬坡,57km处是垭口(G214 K1274),下坡路7km到达吉塘镇(G214 K1281)。

D2.吉塘镇(H3234)浪拉山(H4572)邦达机场(H4370)-邦达(H4120),110km,柏油路。

一出吉塘镇便是大下坡。之后便开始一路上升翻浪拉山。垭口距吉塘镇约31km。翻过垭口后并没下坡,依然是缓上坡6km后到达另一个悬挂经幡的垭口,然后大概有6km左右的下坡。
这段下坡过后便是无止尽的缓爬坡。66km处是邦达机场,此地可住宿。
邦达机场距离邦达还有44km。由于这一段是海拔4000以上的高原,加上地势广阔,风非常的大。一路基本上是顶风,缓上坡。
邦达机场修建在著名的邦达草原上。怒江上游的玉曲河蜿蜒其间。河两岸广阔的湿滩地上,茂密低矮的草甸植物,绿茵如毡。在湛蓝如洗的天空下,成群结队的牛羊悠闲觅食。

D14 昌都-类乌齐get-59

昌都市(G214 K1286 H3228)俄洛镇(G214 K1276)老路新路东交岔口(K1252)珠角拉山隧道(G214 K1248 H4002)滨达乡(G214 K1228 H3710)恩达村(G214 K1217)类乌齐县(G214 K1200 H3810):86km,总里程:1250km+
今日寺院:朱古寺、滨达乡显通寺、类乌齐寺。

昌都到那曲的317国道是1960年代在驿道的基础上突击修建的,今天的路与214国道也是重叠的。
出昌都后逆昂曲起伏着上行到俄洛镇。出俄洛镇后左转过桥,开始爬山。一个之字坡后到顶,之后并不是下坡,而是告别昂曲,沿着昂曲的小支流,逆流而上。

get-60

朱古村后2km即是珠角拉山隧道新路与山顶老路的交岔口。左边山顶老路25km已经废弃,其中:东17km,西8km。山顶的千年古柏林我们是看不到了,直行走隧道。

get-61

交岔路口上行2km到达朱古寺路口,再2km到达珠角拉山隧道东出口。
朱古寺属于格鲁派寺庙。这座位于深山老林间的古寺之所以名扬下被写入西藏现代史,主要与阿沛·阿旺晋美有关。1950年,已经西逃的噶厦昌都总管阿沛·阿旺晋美率领文武官员在朱古寺归顺解放军,并交出了为藏军维修电台的英国人福特。
朱角拉隧道全长4605米。——感谢伟大的基建狂魔,让我们至少节省5小时!

get-63

出隧道后15km下到滨达乡。我们开始沿紫曲逆流缓上。其间经过一个小的三岔路口(G214 K1214),恩达村附近,有条小公路可以通往八宿县。
恩达村和藏区的其它村子并无二致,历史上却鼎鼎大名。清朝时设立的恩达县,县治就在恩达村。恩达因而成为清朝官员经康藏到拉萨的必经之地。经康藏到拉萨的路线沿途人口稠密、补给方便,因而成为清朝时期进藏的主要线路。
继续前行!当你转过山,一片超级开阔的河谷在你眼前展开,前方那如海市蜃楼般的楼台街区,便是类乌齐县城所在。

get-62

类乌齐藏意“连绵大山”。类乌齐县原驻地类乌齐镇,1972年南迁30km到了桑多镇。县政府搬迁过来容易,但类乌齐寺却依然留在了类乌齐镇。类乌齐寺是噶举派在康区的主寺。它却因噶举和萨迦两种教派、教理并存而著称于世,其最典型的建筑便是”查杰玛大殿”。

D15 类乌齐-丁青get-64

类乌齐县(G317 K1301 H3810)卡玛多乡(K1321 H4100)支格拉山(K1335 H4690)觉恩乡(K1402 H3651)孜珠寺路口(K1412)沙贡乡(K1417 H3640)丁青县(K1439 H3770),柏油路:144km,总里程:1395km+
今日寺院:卡玛多塔林寺、日瓦寺、金卡寺、拉托寺、孜珠寺

类乌齐位于214国道与317的交汇点上。出县城后,便是岔路口,直行是沿着214前往囊谦玉树,而我们左转沿着317国道,沿着紫曲的支流格曲,继续向丁青进发。
今天行程较远,请注意抓紧时间。如果天黑的话,可住宿的地方是觉恩乡。
出县城后16km逆流起伏路到10道班,再6km缓上坡到卡玛多乡。

get-65

从卡玛多乡后开始发卡弯的爬坡,12km到达支格拉山口。垭口的前500米接近平路,如果不是路两侧的风马旗,根本看不出是个垭口。
从支格拉山口开始,已经很难得见到森林了。毕竟这里的海拔都在3600米以上了。
支格拉山口下坡,K1374左右进入了狭窄的荣通沟河谷。18km后出河谷,再顺流而下10km到达觉恩乡。2012年我骑行北线时,觉恩乡只有一个藏式的小饭馆。2021年,我再路过时,这里已是繁华的大街。时光,不经意的,已溜走数年……
出觉恩乡10km就是孜珠寺路口。

get-66

孜珠寺是藏区为数不多的苯教千年古寺,从路口上坡13km,40个胳膊肘弯儿到达。苯教是西藏土生土长的宗教。在佛教传入之前,苯教在西藏的政治和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佛教传入西藏之后,特别是“第二佛陀”莲花生大士到西藏弘扬佛法之后,苯教便迅速衰落,退守到西藏的边缘地区继续存在。而孜珠寺,因为地理位置实在偏远,所以得以完整保存。寺内的殿宇和修行洞分布在海拔4500米的山腰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寺庙之一。|
过了孜珠寺路口,我们告别从山口开始的打曲,沿着协曲逆流而上,起伏的上坡路开始,一直持续到丁青县城。
前行5km左右的开阔地,葱郁树木掩映下的村镇,便是沙贡乡。沙贡乡前有3km超烂路。不知道你经过的时候,是否已经修好了。
丁青藏意“大台地”,又名琼布,藏意“大鹏鸟”。丁青最有名的就是虫草交易中心了,毕竟丁青虫草全国有名。丁青也是热巴舞的故乡。热巴舞入选了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的。关于热巴舞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热巴舞的创始人是噶举派的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因为米拉日巴的故乡就在丁青。另一种则说热巴舞是由藏传佛教息结派创始人印度高僧当巴桑杰传下来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热巴舞的前身肯定是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的“巫术”和“图腾舞”,因为拥有孜珠寺的丁青本来就是苯教圣地。
苯教的原生寺院丁青寺位于县城西北面的山坡上,金碧辉煌的屋顶在夕阳的衬托下熠熠生辉。

get-67

D16 丁青-尺牍get-68

丁青(K1439 H3770)曲里拉山(K1475 H4462)色扎乡(K1485 H3940)尺牍镇(K1505 H3750),柏油路:63km,总里程:1460km+
今日寺院:苯教丁青寺、色扎乡扎西列寺、尺牍镇岗日达吉寺

出丁青县城后即是K1445。2km陡上坡后翻到丁青寺北后的山沟里,然后沿着雍曲逆流起伏缓上坡。
雍曲是昨天协曲的上游。今天约31km到达曲里拉山垭口。曲里拉山垭口应该说比沿途的垭口好翻得多,没有回头弯,你甚至觉得没到顶,就已经看到了风马旗。
丁青县不愧是苯教圣地,苯教的标志随处可见。沿路最明显的莫过于苯教的“八字真言”——“嗡嘛智味耶萨林哚”,大意是救度母亲的空间与光明,应有驱鬼除魔之意。在藏区,无论大人孩子,都会念的那句“唵嘛呢叭咪吽”的藏传佛教六字真言。而苯教八字真言的分布和藏传佛教六字真言的分布一样广泛。要想看到六字真言,就要到索县了。
过垭口后,我们之字弯大下坡,10km不到就到了色扎乡。

get-69

色扎乡是琼布伽措热巴舞的主要发源地和流行地。琼布热巴舞有三个派别:丁青觉恩的窝托热巴舞、昌都的康沙热巴舞、丁青色扎的伽措热巴舞。

get-70

这一带算是藏族的农耕之地。青稞、小麦,豌豆,不同季节的青色与绿色,或见不同。色扎乡后我们伴随一条小溪“日曲”缓下坡,14km经过一座不大的寺院。如果没错,这应该就是岗日达吉寺。大殿门口的盘龙柱子,如同进了汉地的寺庙一样。
嘎曲在尺牍镇收纳了日曲后,向南流去,最后汇入怒江。
体力好的话,可以把明天的行程全部搞定。

D17 尺牍-荣布get-71

尺牍镇(K1505 H3750)-马色村(K1519 H3800)斜拉山隧道(K1532 H4397)巴达乡一级检查站(K1554)荣布镇(K1569 H3860),柏油路:64km,总里程:1525km+

出尺牍镇,沿嘎曲起伏向上。公路在山谷之中穿行,河面离路面时远时近,时而匍匐在地,时而盘旋山腰。公路两旁就是一派牧区风光,不时可见牦牛和绵羊。
14km至马色村后,离开嘎曲,开始爬斜拉山。7km沿河沟,5km盘山到达斜拉山隧道东出口。

get-72

当年斜拉山的上山路(当年!现在走隧道了)

回望来时的发夹弯,比当年的盘山路,少了一大半。很开心的欣赏一带风景,庆幸不用再被山顶的盘山路蹂躏。蓝天白云,近在咫尺的雪山,几乎亮瞎你的钛合金狗眼。

get-74

现在斜拉山的上山路

斜拉山隧道全长4092米。出隧道后,即到一个河谷。之后15km缓下坡到巴达乡。我们离垭口越来越远,路边的巴曲河水越来越大。等到了巴达乡,巴曲已经是一条不小的大河了。
过巴达乡6km左右是丁青县与索县的县界,这里也是昌都市与那曲地区的边界。巴曲在巴达乡汇入荣曲。我们继续13km的缓下到荣布镇。
荣布藏意“山沟”。这里地处索县、丁青、巴青三县交界,是索县最大的乡镇。荣曲和热曲在这里汇合后向南流入怒江。

D18 荣布-索县get-73

荣布镇(K1569 H3860)恰拉山(K1600 H4472)雅安镇(K1614 H4134)安吾拉山(K1630 H4588)巴青县(K1656 H4147)-索县(K1685 H4002),柏油路:111km+烂路5km,总里程:1640km+。
今日寺院:巴青县巴仓寺、索县日崩寺、赞丹寺、

今天的里程较长,请根据体力情况安排晚上停留地点。巴青和索县住宿都比较多。
出荣布镇,沿热曲起伏着缓上坡24km,接着7km陡坡,山口前1km左右再缓坡。恰拉山标牌以西500米,路边的那个挂满了经幡的那个小水塘,就是传说中的错隆措,是不是有点失望?
过错隆措后,穿过那个小垭口,开始下坡,6km急陡坡。这一段公路凿于悬崖之上,一边乱石排列,一边就是百丈悬崖。再沿玛曲起伏着缓上8km至雅安镇。当年骑行的时候,雨雪交加,到雅安时已经崩溃。我们就在雅安停留了一天,睡了一天。

到2024年4月,雅安镇的住宿条件仍然很差,不建议停留。
出雅安镇是3km陡坡,2km缓下坡。之后起伏着缓上坡至安吾拉山口。安吾拉山口居然被官方标高为海拔5089米。啧啧!

get-76

从山口而下,几公里陡下坡后,顺郭欠曲、益曲起伏而下25km至巴青县。这25km的路程,起伏着向下,海拔下降仅500米。沿路见一河,名郭欠曲,注入北来的益曲,在吸纳了众多大小溪流之后,经巴青县、索县注入索曲,最后流入怒江。
快到巴青时,因为在修桥,所以要绕道。绕道的路大概5km。尘土满天、碎石遍布、坑坑洼洼、崎岖不平,颠得你想自宫......
出巴青县城后会有一个大上坡,其余基本沿益曲顺流而下。15km后经过巴青中学。从学校的建筑就可以看出:国家对藏区的教育投资还是蛮大的。

get-75

索县位于益曲和索曲的汇合处。“索”藏意“蒙古”,你知道索县当年和蒙古的关系了吧?

get-78

索县的赞丹寺外观就像缩小版的布达拉宫,所以人称小布达拉宫。

D19 索县-夏曲get-77

索县(K1685 H4002)色尼村(K1707 H3900)扎拉乡(K1719 H4056)岗拉山(K1759 H4824)夏曲镇(K1815 H4256),柏油路:125km,山顶烂路:6km,总里程:1770km+
今日寺院:夏曲镇瓦塘寺

出索县,顺索曲起伏而下,22km至色尼村。从色尼村开始,逆索曲的支流库尔色曲起伏而上12km到扎拉乡。其间会经过一个检查站(K1712)。
扎拉乡位于317国道的索县到那曲之间,但在行政上又属于比如县。感谢党!现在无论是雨季还是旱季,无论是到那曲,到比如,或者是到索县,国道都已经是上等的柏油路,绝不断路。想想我们的当年:到了雨季,泥石流塌方引发的交通阻断现象时有发生。
从扎拉乡前行5km有个岔路口(K1723)可往比如县。我们再逆库尔色曲起伏而上至扎拉沟,我们就一直在扎拉沟里穿行。
扎拉乡出来14km终于离开扎拉沟(K1733),小上坡进入草原地带。
从现在起,我们算完全离开了峡谷地带,进入草原。沿途基本上看不到一棵树。那曲平均海拔4000米,冬天风大也太寒冷,所以一丫小树枝都很难存活。
发源于冈拉山上的积曲,也是库尔色曲的支流。我们继续走冈拉山的上坡路。提醒冈拉山上有6km左右烂路。这一段是“观察路基”,估计会成为317国道上最后的烂路。

get-79

冈拉山下坡33km到比如县路口(K1793),再前行3km左右到布龙村。之后顺着下秋曲的一条支流起伏缓下21km到夏曲镇。
夏曲镇是比如县西部的一个牧业镇,也是比如县人口最多的镇。因镇政府所在地紧挨着下秋曲而得名夏曲卡。“卡”藏意“渡口”。夏曲镇属于黑昌公路的咽喉之地。历史上,噶厦政府曾在此地设立驿站。夏曲境内的寺庙分属噶举派和宁玛派。

get-80

夏曲镇的夜晚很宁静,能清晰地听到远处的狗叫。

D20 夏曲-那曲get-81

夏曲镇(K1815 H4256)达前乡(K1826)江古拉山(K1858 H4900)孔玛乡(K1866 H4601)巴乔拉山(K1894 H4700)-拖古拉山(K1910 H4600)-那曲市(G317 K1911,G109 K3562 H4574),柏油路,100km,总里程:1870km+
今日寺院:那曲孝登寺

今天完全行进在藏北大草原上了。每天蓝天白云草原牦牛,你对这样的风景早已经厌倦。平整的柏油路、偶尔才有车辆经过。对你的队伍来讲,这是绝佳的逗逼场所。要不要拍点搞怪的照片和视频?自由发挥哈!
出夏曲镇,顺下秋曲起伏着缓下到达前乡。之后逆下秋曲支流藏曲起伏缓上8km、再先急后缓24km上坡到江古拉山口。

get-82

江古拉山口后,8公里急下坡至孔玛乡。
孔玛乡后,顺着波布曲支流起伏着缓下5km到该支流与波布曲的汇合处后,开始逆波布曲起伏向上翻越巴桥拉山。由于海拔只上升了不到200米,所以这些山简直可以用土丘来描述。
巴乔拉山口下坡起伏16km左右到拖古拉这个小山口,再缓下1km就到了那曲城边。

get-84

现在317国道的终点,已经由拉萨改到了狮泉河(阿里地区噶尔县),所以,今晚是我们在317国道上的最后一个夜晚了。
那曲藏意“黑河”,所以317国道“昌都-那曲”段又叫“黑昌公路”。黑河是怒江的上游。青藏铁路经过的错那湖是怒江源头地区的重要湖泊。

D21 那曲-古露get-83

那曲市(G109 K3570 H4540)-罗玛镇(H4530)-香茂乡(K3639)-古露镇(K3661 H4687),柏油路,94km,总里程:1965km+

在藏北草原上,每天下午2点后,南风就会迎面而至。所以早上请早点出发,避免逆风。最后的三天,我们将沿109国道往南。
出了城市,就是那曲大桥。桥下的次曲,往南汇入那曲。前面讲过:那曲属于怒江的上游。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属于色林错保护区。
不久我们就看到京藏高速公路“那曲-拉萨”段。西藏的高速公路是免费通行的。所以你才发觉,路上的小车怎么少了?109国道、京藏高速、青藏铁路,相扶相伴,一直到拉萨。
一路起伏着小上坡,25km到达罗玛镇,再起伏着上坡33km到另一道班,再10km小上坡到达一个小山口(海拔4773)。起伏着下坡16km到达香茂乡后,4km上坡爬上另一个小山口(海拔4752)后,最后起伏着下坡16km到达谷露镇。
那曲是西藏最大的牧区,遍野都能见到牛羊。那曲到谷露(海拔4673米)上坡不少,谷露过后当然下坡就多了。

get-85

羌塘草原、牛羊成群。“风吹草低见牦牛”,或者说是牛魔王的弟子前来接驾?
古露镇是藏北交通门户,古露藏意“黄羊聚集的山谷”。谷露因为附近的冰川闻名,也因为有了火车站而繁华。
古露镇正对着桑丹康桑雪山。海拔6950米的桑丹康桑雪山是藏北著名的山峰。山峰前有一条名叫跋绒的山谷,山谷里有跋绒噶举派的祖寺跋绒寺。跋绒寺在12世纪创建,后毁于蒙古准格尔部的铁蹄下。现在看到的是后来复建的。

D22 古露-当雄get-86

古露镇(K3661 H4687)-芒隆拉山(K3692 H4638)-藏北八塔(K3694)-乌马塘乡(K3703 H4470)-龙仁乡(K3715 H4340)-当雄县(K3733 H4281),柏油路,74km,总里程:2040km+

从谷露出发,顺着桑曲,小下坡21km到达那曲、拉萨界牌,再2km到达检查站(K3684),最后平坡加小上坡10km到达藏北八塔后。
藏北八塔是当雄县的标志性建筑了。相传:格萨尔王曾率兵在藏北草原上驰骋征战,麾下大将夏巴丹玛香察在乌玛战死。当地人们为了纪念英雄,在此建立八个白塔。
继续小上坡到达乌马塘乡。
乌马塘乡12km起伏路下坡到龙仁乡,最后20km起伏路下坡到当雄。不过唐古拉山过后,安多向南的地方夏天多雨雹,时有倾盘大雨,多逆风。
当雄是一个比较大的县城。这里是前往那木错的中转点,所以大街两旁很多不同档次的宾馆旅店。要不要去那木错?

D23 当雄-拉萨get-87

当雄县(K3733 H4281)-曲才村-宁中乡(K3758 H4220)-念青唐古拉山口(K3783 H4606)-拉多拉山口(K3790 H4621)羊八井镇(K3810 H4284)德庆乡(K3833 H4000)马镇(K3846 H3878)古荣乡(K3860 H3810)-拉萨城门(K3872)-堆龙德庆区-拉萨(H3650),柏油路,157km,总里程:2200km+

出当雄县,继续从乌马塘乡流过来的当曲顺流而下,19km后到曲才村。当曲在这里与西南来的拉曲汇合成乌鲁拉曲后折向东南,在林周县旁多乡附近注入热振藏布。自旁多乡以下,这河便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吉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拉萨河。
也就是说,从古露镇开始,我们便进入了拉萨河流域。
曲才村缓上坡20km才来到念青唐古拉山口。远远的看到念青唐古拉山过山口后,还有10km在山麓上的起伏缓上。过唐古拉山口继续缓上,7km左右至拉多拉山口。至于两者之间的羊八岭,基本可以忽略了。
拉多拉山下坡5km为雪山观景台,再15km到羊八井镇。就算没有去过西藏的人,也大多听说过“羊八井”。海拔4300米的羊八井地热温泉,在整个中国都非常有名。要不要停留一下,用温泉洗去一身征尘?温泉疗养院里面噢。
过羊八井镇后开始进山,沿着山谷里的堆龙曲起伏缓下。
两边高山峡谷,跟先前的高原草原完全不一样了。这一带国道两边的藏民就不再是游牧,而是定居了。他们以耕作为主,不再放牧。
一路下坡,出峡谷后,西藏田园风光就展现在我们眼前。
还看风景?还停下来拍照?赶紧走吧!路上你还没有看够?到拉萨再说!

相关文章

G219新藏线骑行波尔攻略2024年版
G213滇藏线骑行波尔攻略2024版
G318川藏南线骑行波尔攻略2024版

发布评论